最近帮我发小处理他爸妈给房的事儿,真是气不打一处来——他爸妈花了半辈子攒下的120㎡老房子,想过户给他当婚房盛多网,结果去不动产登记中心一问,光契税、个税、评估费算下来就快3万!关键是还得跑5个部门、签8份文件盛多网,他爸妈都快70了,折腾得腿都肿了。
后来我带他们找了公证处的朋友才知道,根本不用这么麻烦!有两种方法,最多花几百块,还能避免以后兄弟姐妹争房、自己再卖房被坑,今天就把这“省钱省心秘籍”告诉大家,家人们赶紧记下来,别再踩过户的坑!一、先算笔账:直接过户到底有多坑?咱拿真实案例说话!咱先不说复杂的政策,就拿最常见的“100万商品房”举例子,看看直接过户要花多少钱、走多少流程——1. 花钱像“割肉”:最少1万起,多则四五万直接过户分“买卖过户”和“赠与过户”,俩都不便宜:- 买卖过户:就算是父母卖给子女,也得按市场价算税。100万的房,首套房契税1%(就是1万),个税1%(又是1万),还有评估费(大概5000)、登记费(80元),加起来最少2万5!要是房子没满5年,还得加5.3%的增值税(5万3),直接奔着8万去了!- 赠与过户:看着好像“免费送”,其实税更坑。虽然免个税,但得交3%的契税(3万),还有0.05%的印花税(500),加上赠与公证费(2000-5000),算下来也得3万多!更要命的是,你以后再想把这房子卖了,得交20%的“差额个税”——比如你后来150万卖掉,光个税就10万,这钱不白花了?2. 跑腿像“闯关”:最少跑4次,材料能堆半米高我发小当初跑过户,光材料就准备了12样: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房产证、婚姻证明、购房发票、完税证明、亲属关系证明……光“亲属关系证明”就跑了居委会、派出所两趟。流程更麻烦:先去评估公司做房价评估(1天),再去税务局交税(排队2小时),然后去公证处做买卖公证(又1天),最后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过户(等7个工作日拿证)。他爸妈跟着跑了3趟,回来就说“再也不想折腾了”。关键是,很多人不知道:这些钱和麻烦,其实都能省!用对方法,几百块、跑1趟就能搞定,还能避免以后所有纠纷。
二、第一招:“赠与公证+遗嘱备案”——适合父母还年轻,想提前把房给孩子这招是公证处朋友首推的,核心逻辑是“先公证‘要给’,再备案‘怎么给’”,既受法律保护,又不用花大价钱。咱一步一步说清楚:1. 具体步骤:3步搞定,最多跑2趟- 第一步:去公证处做“赠与公证”跟父母一起带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房产证,去当地正规公证处(别找小中介!),做一份《房产赠与协议书》公证。内容就写“父母自愿将XX房子赠与子女XX,子女接受赠与,且父母在世期间拥有房子的居住权”——这句话特别重要!能保证父母老了有地方住,孩子不能赶他们走。咱重点说费用:公证费是按“件”收的,不是按房价!比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这些大城市,财产类公证只要房子低于200万,基本都是200-500块钱;就算是三四线城市,最多也不超过800块,比过户的税零头还少!- 第二步:把遗嘱备案到公证处/居委会做完赠与公证,再让父母写一份《遗嘱》,内容补充“如果父母一方去世,房子的份额自动归另一方;双方都去世后,房子完全由子女XX继承,其他亲属无权分割”。然后把这份遗嘱拿到公证处备案(免费!),或者去居委会登记(有的地方收20块工本费)。为啥要备案?因为很多家庭兄弟姐妹多,万一父母走了,有人拿出“手写遗嘱”抢房,备案过的遗嘱法律效力最高,法院直接认,不用扯皮。- 第三步:父母百年后,办“继承登记”等父母都去世了,你带着身份证、户口本、父母的死亡证明、之前的赠与公证书、备案遗嘱,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“继承登记”。现在全国都简化流程了,比如上海2023年就出了政策,继承房产不用所有亲属到场,只要有备案遗嘱和公证,3个工作日就能拿新房产证,登记费只要80元!2. 这招的好处:3个“不担心”- 不担心花钱多:总共就花公证费(500以内)+登记费(80),加起来不到600块,比直接过户省2万多!- 不担心父母没地方住:赠与公证里写了“父母有居住权”,就算房产证以后是你的名,你也不能卖、不能租,更不能赶父母走,法律直接保护。- 不担心以后卖房交税:因为是“继承”来的房子,以后再卖的时候,只要房子满5年且是你唯一住房,就能免20%的个税,跟正常买房一样交税,比“赠与过户”再卖省10万+!三、第二招:“居住权登记+继承协议”——适合父母想住到老,还怕孩子乱卖房要是你父母身体还硬朗,想一直住在老房子里,还怕你年轻不懂事把房卖了,那这招最适合!核心是“先给父母‘居住权’,再定好‘继承权’”,双保险。1. 具体步骤:2步到位,花钱更少- 第一步: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“居住权登记”跟父母带身份证、房产证,去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,申请办理“居住权登记”。工作人员会给你一份《居住权合同》,重点写3点:①居住权人是父母;②居住权期限是“父母终身”;③期间子女不能处分房子(买卖、抵押都不行)。费用超便宜!根据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》,居住权登记属于“其他登记”,全国统一收费标准:每件80元,跟办身份证差不多钱,10分钟就能办完,当场拿《居住权证书》。- 第二步:签《继承协议》并公证再跟父母、兄弟姐妹(如果有的话)一起签一份《房产继承协议》,内容写“父母去世后,房子由XX(你)一人继承,其他亲属自愿放弃继承权”,然后去公证处公证,公证费还是500以内。这里要注意:一定要让兄弟姐妹都签字!就算他们口头说“不要”,也得写在协议里公证,避免以后父母走了,有人反悔抢房,有公证协议在,法院直接支持你。2. 政策依据:《民法典》直接撑腰很多人担心“居住权”这东西没法律效力,其实2021年1月1日《民法典》实施后,“居住权”就成了法定权利!《民法典》第366条明确说:“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,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、使用的用益物权,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。”简单说,就算房子是你的名,父母有居住权,你就不能动这房子,动了就是违法!我邻居张阿姨就用了这招:她给儿子办了居住权登记,去年儿子想把房抵押给银行贷款,银行一看有居住权,直接拒绝了,张阿姨的房子保住了。她说:“花80块钱,买了一辈子安心,值!”
四、这2招的“避坑提醒”:3件事千万别做!虽然这两招省钱省心,但有3个误区一定要避开,不然白忙活:1. 千万别找“中介代办”!很多中介说“帮你办,收2000块”,其实根本没必要!公证、居住权登记、继承登记,自己带材料去官方机构就能办,工作人员会教你填表格,完全不用花冤枉钱。2. 千万别漏了“亲属关系证明”!不管是公证还是登记,都要证明“你是父母的孩子”。如果户口本在一起,直接带户口本就行;如果不在一起,去派出所开一份《亲属关系证明》(免费),别等去了才发现没带,白跑一趟。3. 千万别“私下签协议”!有人觉得“跟父母、兄弟姐妹私下写个协议就行,不用公证”,这是大错特错!私下协议没公证,以后有人反悔,法院很难认定效力,到时候房子被分走,哭都来不及。一定要去公证处公证,500块钱买个法律保障,值!把“省心”留给父母,把“省钱”留给自己父母给房是一辈子的心意,别因为“直接过户”花了冤枉钱,还让老人折腾。不管是“赠与公证+遗嘱备案”,还是“居住权登记+继承协议”,最多花几百块,跑1-2趟就能搞定,既保护了父母的居住权,又避免了以后的纠纷,还能让你以后卖房少交税。要是你家正准备办这事,赶紧收藏这篇,明天就带父母去公证处或不动产登记中心问问,工作人员都会详细讲政策。也别忘了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,让更多人知道这招,别再踩过户的坑!最后说句实在话:父母老了,最怕的不是花钱,是麻烦和不安心。用对方法,让他们不用跑断腿,还能住得踏实,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~
迎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